用不设限人生书写担当
——记2025年第二期“汝检标兵”刘娟
为进一步弘扬正气,鼓舞士气,提升工作效能,努力形成敢于担当、克难攻坚、勇争一流的工作氛围,为我县全力打造“红色沙洲、温泉之都;中国汝城、幸福边城”提供有力司法保障,汝城县人民检察院党组研究决定,在全院范围内评选“汝检标兵”。今天,我们走近2025年第二期“汝检标兵”刘娟,一同学习榜样的力量。
在汝城县人民检察院,有这样一位敢闯敢试的践行者,她用“不服输”的韧劲与进取心,两次获评“汝检标兵”,在一次次突破中展现汝城检察干警的风采。她,就是办公室副主任刘娟。
标兵之誉 跨界融合中彰显团队力量
“再次当选‘汝检标兵’,我既意外又荣幸,这份荣誉属于每一位团队成员。”刘娟如是说。
这份“破例”的荣誉,源于一项特殊的任务——落实汝城县开展的2025年一体化推进思政课建设行业思政课大赛。此次大赛中,在院主要领导的亲自带队指导下,刘娟作为核心创作成员及讲师承担起《守护如磐——让红色资源“活起来”“火起来”》课题。通过巧妙运用“革命烈士朱春荣”“指头春药店”等汝城本土红色故事,同检察公益诉讼业务深度结合,成功打造独具检察特色的思政课宣传品牌。
这项任务的难点,在于“跨界融合”的双重挑战。内容上,要将生硬的法律条文、严肃的检察案例与鲜活的红色故事深度结合,让思政课既有法理的专业严谨,又有人文的情感温度。角色上,从静态的材料撰写到动态的讲台演绎,需全面调整表达方式,让表达更生动、情感更饱满。从撰稿、试讲、课件制作到现场打磨,在院领导的周密部署与团队协同攻坚下,这堂思政课在决赛中脱颖而出、载誉而归,成为汝城检察对外宣传的创新名片。刘娟坦言:“荣誉的背后,是整个团队的并肩作战。”
跨界之勇 在挑战中叩问人生上限
“每一次转型,都源于想看看自己能走多远。”刘娟的成长经历,写满了“敢闯敢试”的勇气。
初次跨界,她从人民教师成为检察新兵。面对法律领域的知识空白,彼时的她凭着“不服输”的劲头,以理工科背景自学通过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,证明了努力的力量。从法律“门外汉”到“汝检笔杆”,她用严谨与专注,在材料撰写中锤炼出严谨扎实的业务素养。
第二次蜕变,是从“幕后写手”到“台前讲师”。承担思政课讲师的重任时,她深知挑战艰巨:讲稿要兼顾行业特色、汝城元素与思政内涵。为此,团队先后邀请县内外专家指导,讲稿历经十余次推翻重写。为提升课堂感染力,她反复揣摩演讲细节,对着镜子练表情语调,常常一个人念念有词。以致儿子疑惑地问道:“妈妈,你怎么老是自己跟自己说话呀?”。赛前发现问题,团队连夜调整,确保呈现最佳效果。
“任务在肩,就不能辜负信任。”这份责任感,让她在跨界路上不断突破,将“不可能”变为现实。
“人生没有标准答案,但每一步都要走得踏实。”这是刘娟践行的“标兵哲学”。从人民教师到检察标兵,从幕后写手到思政课讲师,她用跨界成长证明,所谓“上限”,正是用以突破的起点。在汝城检察的沃土上,刘娟的经历激励着更多检察人以责任为帆、以担当为桨,在坚守初心中勇敢“破圈”,在履职尽责中绽放光芒,为新时代检察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。
|